(bevictor伟德体育 生雅利)
若是把小白楼,富二代,海归青年,激进分子,烧田契,农讲所,大革命,苏维埃、海陆丰,农民运动大王等等词语结合起来,熟悉中国革命史的人都可以拼出一个清晰的人物——彭湃。
彭湃1896年10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城龙津溪畔的一个地主家庭,相比同时代的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早年曾留学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政治科,与陈独秀、李大钊、廖承志等人还是员工,学成归国后曾在当时的政府担任要职(海丰县教育局长),仕途可谓一片光明。原本最没有革命动机的他,却因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为了让更多人过上温饱的生活,为了让民众能做天下的主人,而彻底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和出身。他一经接触和接受马列思想后,就努力传播革命思想,甚至不惜以烧田契的方式来印证,最终唤起民众的觉醒和支持,他虽是长辈口中的“逆子”,却更是农民心中的“菩萨”。
作为那个时代的杰出青年,他也曾经面对中国革命史上最残酷的命题,如何实现国家独立?如何实现民族解放?如何推翻反动统治?如何实现人民做主?他用行动做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是中国第一位看到农民在革命运动中不可估量作用的人,在他的宣扬鼓励下,中国农民一改几千年来历次农民运动中旁观者追随者这样的配角作用,走向了追寻自身解放的农民运动中,并逐渐成长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可以说没有彭湃同志,就没有中国农民的今天。
彭湃是真信仰共产主义,并且也是真的这么做的。彭湃在今天的海陆丰地区仍然是一个家喻户晓响当当的名字,彭湃故居,红宫红场......他留给家乡人民的不仅有革命的遗迹,还有宝贵的精神财富——敢为人先的精神。他既是时代洪流的弄潮儿,也深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但他始终坚持以一人之力,推动工农的觉醒和马列传播,他的革命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全国多地也有很多以彭湃命名的地方遗迹,彭湃所到之处往往伴随了重大历史事件,他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领导人。
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民运动大王”。他所撰写的《海丰农民运动》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历届教材,也是中国革命史上最早关于农民运动的重要论著,他把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经验传播到全国,这也是彭湃对于中国革命最大的贡献。
他是最早进行了农民革命力量组织动员、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等等多种尝试。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海陆丰农民运动的业绩,认为“全国各地必须办到海丰这个样子,才可以算得革命的胜利。”并派出第六届农讲所三百多名学员到海丰实习考察两个星期,亲自学习体验海陆丰的农民运动经验。关于这段历史最形象的报道来自1926年11月,《少年先锋》的记者杨白的通讯《“小莫斯科”纪游》,这个彭湃的小迷弟热情歌颂了大革命时期的海陆丰,在这篇通讯的文字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寻九十四年前脚下站立的这片土地上的辉煌。他将海丰比喻为“东方的莫斯科”,“请你由马宫看到海丰城,又由海丰城看到公平,转看到汕尾,那一块地方,不撞见工友农友的小乐园——农会工会”!他看到在海陆丰地区,工农的力量被大大的唤醒和组织起来,“我们可以看出海丰的民众,通通是革命化了。他们已经能够联合起来了,他们的民众,通通已经能够跟着农民运动来干革命了。”在彭湃的领导下,海陆丰地区的农民革命运动曾经处在时代洪流的中心,也是无数进步青年心中的精神乐园。
彭湃以一己之力带领海陆丰人民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扛起苏维埃大旗,创造了一个东方红城,他还亲自设计建造了世界第二的红场——海丰红场。在他去世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欣喜的发现,海丰的城市定位还在不断发扬彭湃留下的印记,作为红四师和红二师的胜利会师地,作为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这座东东方红城还在依然向世人彰显红色信仰的魅力,那块儿“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的标语是中共党史给予的肯定,“彭湃故里 ,东方红城”是人民给予他的追忆。
彭湃1929年在上海因叛徒出卖被捕,严刑拷打之下信念宁折不弯,为了捍卫信仰,慷慨对敌,从容赴死,在上海龙华与杨殷、颜昌颐、邢士贞4人同时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人生短短几个秋,他却用三十三载的短暂人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人生堪为传奇,且早已融入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而为后世铭记。他的人生虽短,但是因为与太多的时代豪杰相遇相知相交相惜而异常绚烂,这样说也许不对,因为他本人就是那个时代的豪杰。他如那个时代的一束光照亮前路,他以一己之力辉映和吸引一个个时代豪杰们为了见他、追随他、学习他、了解他、崇敬他、缅怀他而来到海丰。我们可能很难想象海丰这样一个在今天发展欠佳的小城市曾经吸引了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上个世纪不同时期来到这里,我们熟悉的周恩来总理甚至住在彭湃家中,还有徐向前元帅、叶挺将军等等,今天在海丰红场的“革命碑廊”和塑像群处,每块石碑上面都有一个闪亮的名字,而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铭记史册的往事,而这些都与彭湃这个名字相连。
彭湃留给汕尾特别是海丰的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在广东省红色旅游资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井冈山、韶山、延安、瑞金、西柏坡等著名红色旅游地相比,海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红色旅游景点知名度提升都需要大力加强,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匹配这块儿红色热土曾经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相信未来汕尾特别是海丰的发展也必将会得到彭湃遥远的祝福和穿越时空的助力。
彭湃就是这样的人,他闹革命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全中国更多的人体面有尊严地活着。思想要启蒙,民众要解放,国家要新生,彭湃为此散尽家财,拼尽全力,包括献出生命,这样的人除了高尚之外应该只有伟大一词才配形容。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解放那些受压迫受剥削最底层的民众,他是燎原的星火,他是人民的英雄!今天当我们重温1929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在彭湃牺牲后发表的宣言中对彭湃一生所作的评价依然锵有力:“他这样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已深入全国广大工农劳苦群众心中,而成为广大群众最爱护的领袖。谁不知广东省彭湃,谁不知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